2022-09-13
近一两年,网络上各大“最美校服”评比、校服设计大赛层出不穷。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伴随着家长消费能力、审美意识和育儿理念的提升,学校与家长对于校服采购的考量,不再像早些年那样以价格为主导,而是选择优先考虑校服的质量和舒适度。学生和家长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下的校服有了更为丰富的需求,中小学的校服也都在往着品质化的方向发展,承担起“实用”之外更多的功能。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文化与审美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校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而国际学校的校服,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称赞。这源于国际学校对校服的独特功能与价值有着清晰的认知,并将这一认识进行了外化和呈现,力求以美的校服传递出美的教育追求,在美的追求中显现出学校自身的文化气韵。
校服能够唤起人对于美的感知与享受。美的感知总是先于人们对于美的理解。经验表明,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感知初早是从色彩开始的。色彩的选择与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国际学校的校服色彩通常与自身的vi设计策划相关。
vi即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它将学校的身份、精神和理念,转换为具体的视觉符号呈现。从基础的校徽,标准字体到各类用品与学校环境,都有着统一的视觉规范,因此在校服设计上也十分讲求色彩与vi的兼容与搭配。
作为老牌国际化学校,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日常校服正装采用绿色为主调,运动服采用藏青和天蓝配色,彰显了“平和绿”这一鲜明的学校文化标志。
学生可以凭借校服的色彩加深对学校这一共同体的认同,将颜色与学校的标志相关联,为自己提供身份辨识度。绿色与蓝色都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给人眼前一亮的清新之感。用“平和绿”播撒平和精神,在校园中创造一种整体美学氛围,陶化平和学子,也让学生下意识寻找生活中的“平和绿”,增强自我心理暗示,理解校色的象征意义,培养对色彩与细节的敏锐。
除了对色彩的注重,校服设计在配饰与服装之间的搭配也力求“美的组合与层次”。严谨细致的服装搭配对学生的审美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校服的搭配摒弃了过分华丽和繁琐,而是精心考究,将所有的配饰寓于统一的象征性风格之中。
以无锡狄邦文理学校为例,学校提炼其vi色彩,以热情的红色与理性的灰色为主调,打造“狄邦红”的视觉色,并将校徽LOGO用于服装的细节定制,包括里料、纽扣等,整体上呈现出丰富的视觉层次感,时尚又美观。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近三十多个校服单品,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学生们存在更多个性化的可选品。现代的中学生们视野开阔,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判断,大部分学生追求潮流,喜欢个性且具有时代色彩的元素。在校服设计中融入时尚元素,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校服单品,既满足了学生们对美的需求,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对服装气质的识别,发掘学生艺术潜力,彰显学校的底蕴与气质。
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表示:“知识只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
换言之,直接的审美与理性的逻辑建构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都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眼界、认知与思想。“审美”应成为教育建立的坐标点,审美教育不仅是一个由美的内化走向外化的动态过程,也是学生们认知、追求并创造美的过程。校服应是够激发并培育学生对美的认知和追求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与桥梁。作为学校里最独特的风景线,校服将给予学生美的教育,唤醒美的感知,涵养美的精神,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渐长成内外兼修、绽放自信光芒的优秀学子。
|